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人生如一场漫长的跋涉,沿途有繁花似锦的欢畅,亦不乏荆棘满途的遗憾。那些未竟的梦想、错过的缘分、消逝的时光,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,虽短暂却刺痛心灵,在记忆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。诗词,作为情感的载体,以其凝练的语言、深邃的意境,将人生的种种遗憾娓娓道来。每一句诗,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呐喊;每一个字,都饱含着无尽的酸楚与无奈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走进这10首诗词,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的遗憾,探寻其中是否藏着你我相似的过往。
图片
1
错失挚爱,抱憾终身
题都城南庄
崔护〔唐代〕
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
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
崔护此诗,藏着一段错失挚爱的锥心之痛。据《本事诗》载,他落第后游长安南郊,遇一倚桃而立的少女,四目相对间情愫暗生。次年清明再访,门扉紧闭,佳人杳然。首句“人面桃花相映红”,将少女娇羞与桃花灼灼融为一体,定格成永恒的春日幻梦;后句“桃花依旧笑春风”,以物之无情反衬人之有情,昔日笑靥化作今日空枝,春风里只剩诗人抱憾伫立。这“去年”与“今年”的对照,恰似命运开出的残酷玩笑——相遇时春风正暖,重逢时斯人已远,徒留满树桃花笑他痴,道尽世间情深缘浅的永恒喟叹。
图片
图片
2
英雄迟暮,壮志难酬
书愤
陆游〔宋代〕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
陆游写此诗时已六十一岁,罢官闲居山阴已六年,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。早年他“上马击狂胡,下马草军书”,北望中原,豪情如山,却不知世事艰难——朝廷主和派把持朝政,北伐屡屡受挫。他曾在瓜洲渡雪夜督战楼船,大散关秋风中驰骋铁马,那些辉煌的战斗记忆,如今只剩镜中斑白的鬓发。“塞上长城空自许”,他自比能守边的檀道济,却空有抱负无处施展。尾联借诸葛亮《出师表》明志,千年后谁还能像孔明般矢志北伐?这声喟叹里,是英雄迟暮的苍凉,更是壮志难酬的悲愤,字字泣血,句句沉痛。
图片
图片
3
子欲养而亲不待
伤心
袁枚〔清代〕
伤心六十三除夕,都在慈亲膝下过。
今日慈亲成永诀,又逢除夕恨如何?
素琴将鼓光阴速,椒酒虚供涕泪多。
只觉当初欢侍日,千金一刻总蹉跎!
袁枚此诗,字字浸着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悔与痛。六十三载除夕,他都在母亲身旁尽孝,那时只觉团圆是平常。可母亲猝然离世,同样的除夕夜,成了最锋利的刀,割得人心生疼。抚琴欲弹,却惊觉光阴太匆匆,带走了最该珍惜的陪伴;摆上椒酒祭奠,泪水却先模糊了双眼。回首往昔,那些在母亲膝下欢侍的时光,当时只道是寻常,如今想来,每一刻都珍贵如千金,却都被自己轻易蹉跎。这痛彻心扉的悔恨,恰似一记重锤,敲打着每个为人子女者的心。
图片
图片
4
友人离散,天涯孤寂
赠卫八处士
杜甫〔唐代〕
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
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。
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苍。
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。
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
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。
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。
问答乃未已,驱儿罗酒浆。
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
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。
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
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。
此诗大概是唐肃宗乾元二年(759年)春天,杜甫任华州司功参军时所作。乾元二年三月,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,杜甫自洛阳经潼关回华州,卫八的家就在杜甫回转时经过的奉先县。与友人卫八处士一别二十载,乱世中漂泊如浮萍,友人离散、天涯孤寂成了生活常态。今夕意外重逢,共坐灯烛光下,恍如隔世。曾经少壮的两人,如今都鬓发苍苍,访旧才知半数已离世,惊得人心肝俱颤。孩子们围坐,昔日未婚的友人已儿女成行。夜雨中剪春韭,新炊黄粱饭,简单饭菜里是浓浓情谊。主客举杯不停,十觞难醉,只因情谊太长。可明日又要分别,山岳阻隔,世事茫茫,这重逢的温暖,更衬出离散后的孤寂,读来令人唏嘘。
图片
图片
5
言未尽意,情难表衷
锦瑟
李商隐〔唐代〕
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
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
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
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此诗约作于李商隐晚年,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是李商隐的代表作,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。锦瑟五十弦,似在无端拨弄着他纷乱的思绪,每一弦每一柱都勾起对往昔华年的回忆。诗中用庄周梦蝶、望帝啼鹃等典故,将自己内心的迷茫、哀怨藏得极深。沧海月明、蓝田日暖的绝美之景,却伴着珠泪、玉烟,透着难以言说的怅惘。他心中有千般情、万般意,却难以直白表露。那些逝去的时光、未竟的心愿,都化作这朦胧诗语。待想追忆时,才惊觉当时就已迷茫,言未尽而意无穷,情难表而衷肠断。
图片
图片
6
青春荒废,年华虚度
劝学
颜真卿〔唐代〕
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
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颜真卿身处文人辈出、科举竞争激烈的唐代,深知读书求仕之艰难,有感于许多人青春时浑浑噩噩,故写下此诗警醒世人。诗中描绘三更挑灯、五更闻鸡的刻苦场景,那是男儿奋发读书的黄金时刻。可现实中,多少人在黑发青春时,沉迷玩乐,荒废了学业,将大好时光肆意挥霍。待到岁月流转,青丝变白发,才惊觉自己一事无成,想读书却力不从心,悔恨的泪水只能往肚里咽。此诗如黄钟大吕,敲响警钟,告诫我们莫让青春在荒废中溜走,莫等年华虚度才追悔莫及,要珍惜时光,奋发读书。
图片
图片
7
时光易逝,物是人非
唐多令·芦叶满汀洲
刘过〔宋代〕
安远楼小集,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,乞词于龙洲道人,为赋此《唐多令》。同柳阜之、刘去非、石民瞻、周嘉仲、陈孟参、孟容。时八月五日也。
芦叶满汀洲,寒沙带浅流。二十年重过南楼。柳下系船犹未稳,能几日,又中秋。
黄鹤断矶头,故人今在否?旧江山浑是新愁。欲买桂花同载酒,终不似,少年游。
刘过于开禧二年(1206年)八月五日重登安远楼,此时距他上次到此已过去二十年。开篇“芦叶满汀洲,寒沙带浅流”,萧瑟之景勾勒出岁月沧桑。二十年时光匆匆,他柳下系船未稳,便惊觉中秋将至,时光易逝之感扑面而来。“黄鹤断矶头,故人今在否”,昔日友人不知何处,只剩自己形单影只。旧日江山依旧,可人事全非,新愁涌上心头。他想买桂花载酒重寻少年欢乐,却发觉再也回不到从前。此词借景抒情,将时光易逝、物是人非的怅惘抒发得淋漓尽致,读来令人感慨万千。
图片
图片
8
身不由己,时不再来
临江仙·夜归临皋
苏轼〔宋代〕
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家童鼻息已雷鸣。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
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。夜阑风静縠纹平。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此词。彼时他仕途坎坷,看似在东坡夜饮放纵,醉醒交替间,实则内心苦闷。三更夜归,家童酣睡如雷,敲门不应,他只能倚杖静听江声。这“敲门都不应”的孤寂,恰似他被时代洪流裹挟,身不由己的写照。“长恨此身非我有”,直白道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,被世俗琐事、功名利禄纠缠,难以挣脱。夜深风静,他渴望如小舟般逝于江海,寄余生于天地。可时光匆匆,时不再来,这寄情江海的幻想,不过是他在困境中对自由身不由己的悲叹,读来令人心酸。
图片
图片
9
怀才不遇,无人赏识
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
岳飞〔宋代〕
昨夜寒蛩不住鸣。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起来独自绕阶行。人悄悄,帘外月胧明。
白首为功名。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欲将心事付瑶琴。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?
岳飞写此词时,正积极抗金,却遭朝廷掣肘。昨夜寒蛩哀鸣,惊破他收复失地的千里梦,三更起身独自绕阶,四周寂静,唯见帘外朦胧月色,其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尽显。他一生为功名奔波,这里的“功名”实是抗金复国之志,可如今头发已白,旧山松竹渐老,归程却被阻。“欲将心事付瑶琴”,他满腔壮志、一肚子委屈,想借琴声倾诉,然而“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”,恰似他怀才不遇、无人赏识的悲叹,尽显英雄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凄凉。
图片
图片
10
生离死别,阴阳永隔
梦微之
白居易〔唐代〕
夜来携手梦同游,晨起盈巾泪莫收。
漳浦老身三度病,咸阳宿草八回秋。
君埋泉下泥销骨,我寄人间雪满头。
阿卫韩郎相次去,夜台茫昧得知不?
此诗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悼亡诗。白居易与元稹(微之)情谊深厚,元稹离世后,白居易悲痛万分。此诗便是他深切思念的抒发。夜里梦中与元稹携手同游,醒来却泪水浸湿手巾,难以收住,生离之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,如今却已阴阳永隔。白居易自言在漳浦多次生病,而元稹墓上草已八度枯黄。“君埋泉下泥销骨,我寄人间雪满头”,将生死两隔的残酷与自身衰老的凄凉尽显无遗。最后想到元稹的子孙也相继离世,不禁发问元稹在阴间是否知晓,更添哀伤,读来令人肝肠寸断。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